首页

口舌伺奉

时间:2025-05-29 02:10:50 作者:学习进行时|追寻真理 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复旦大学寄予厚望 浏览量:20136

  【学习进行时】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这所著名学府,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今天,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与复旦大学的故事。

  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这所著名学府,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

2007年5月8日,习近平在复旦大学调研。(资料照片,来源:《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

  2007年5月8日,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来到复旦大学调研。走进学校后,第一站到的就是校史馆。

复旦大学校史馆。(资料照片,来源:复旦大学网站)

  在校史馆里,特别陈列着《共产党宣言》复制件。这是第一个中文译本的《共产党宣言》,译者陈望道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陈望道的故事。

  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讲述了“真理的味道”。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指着陈列柜中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就是写这本书。”

  2017年10月,在中共一大会址,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讲起这本小册子的故事。

  2018年5月,复旦大学将陈望道故居改造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该校一批青年教师和学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开展宣讲活动。

2021年6月11日,陈望道雕塑在上海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揭幕。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2020年,党员志愿服务队的30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表达了做《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

  当年“七一”前夕,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复旦大学。(来源:复旦大学网站)

  这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起点上,希望复旦大学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教育科研改革,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

  策划:储学军

  统筹:车玉明 李志晖

  执行:万方 王子晖 翁伟庆 杨昱

  主笔:金佳绪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克罗地亚专家:美国输出“民主”贻害世界

此役过后,浙江队1胜3负积3分排在F组垫底位置,小组出线仅剩理论可能。赛后,浙江队主教练乔迪表示:“本场比赛我们应该是完全碾压对手的,本可以多进球,但最终并没有把优势体现在比分牌上。接下来,我们还有机会,我们依旧会努力训练应对剩下两场比赛。”(完)

图解丨目标明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来了

由于历史原因,巴尔干地区多国电网互相联通。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较为可能的原因是,高温影响下各国用电需求同时攀升,又叠加连日来的高温,从而导致电网崩溃。

北京:支持有条件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到3岁幼儿

“5年来我们在教育现场发现,问题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区桂芝说,课纲不仅“去中国化”,其负面影响还扩及其他所有数理学科——语文水平的下降,导致学生甚至看不懂数学题的题目。

加拿大云南社团联合总会在多伦多宣告成立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就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胡浩在会上表示,嫦娥六号的采样工作比嫦娥五号还顺利,每次采取到的样品都比预想的更多。

中国足协公开选聘女足国家队主帅

在敏实集团未来工厂的“熄灯车间”里,机器人来回穿梭,由AI视觉系统与机械手臂组合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产品制造、检测、运输等环节实现全自动作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